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章 (第1/4页)
他到底是占股百分比不低的股东,有一定的发言权,加上当年有好几个重要决策也是他做的,才让这个公司发展到如今的地步,这种会他得参加。 薛肆在看到递交上来的合作方里有一个特殊的名字时,他稍顿,在下午的会议直接点名:“我不支持和孟家的任何公司、企业合作。” 其余人愣了愣,其中一个人迟疑道:“可近几年孟家发展得不错,我看过他们的产品报告,是符合我们的要求的。” “他们公司走不远。” 听到他这么武断的结论,好几个人都是皱起了眉。 但这个年轻人的本事他们确实见识过,所以也没有人在会议上当场反驳。 更别说他们的cto完全就是盲目站薛肆:“那我们就不考虑他们家。” 毕竟当年,他穷困潦倒,空有一脑子的想法和技术,却没有人愿意投资他,觉得他天方夜谭。 也不是没有人对他那根本不正式的项目书意动,但听说需要的金额数目,就退缩。 在他们业内有个玩笑,跟资本家谈创新,永远会被问三个问题—— “我需要投多少钱” “你能给我赚回多少钱” “我多久能够拿到这个回报” cto其实三个都回答不出来,因为那些都是他的想法,他甚至那时候只有自己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