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章 血战前夜 (第2/5页)
得很意外,但又是在情理之中,杨元庆和突厥打交道近二丰年,他非常清楚突厥和各铁勒部落的关系,他们从来都是一种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 一个草原民族的强大,首先就意味着征服,征服其他草原民族,在惟实力至上的草原,征服者处心积虑地维护自己的统治,而被征服者则是厉兵秣马,摆脱被征服后,再去征服别人。 突厥对铁勒各部的奴役极为深重,它唯恐其他部族变得强大,所以对铁勒各部征收重赋,以削弱草原各部的实力,铁勒各部每年要将一半新出生的牛羊马匹交给突厥。 这种沉重的赋税历榨也使得铁勒各部的反抗此起彼伏,这就成为中原王朝用以削弱突厥的六种手段,历史上,隋朝大多是利用突厥内部的矛盾来削弱突厥,比如东西突厥的内讧。 但到了唐朝,则是改为利用铁勒各部的反抗来削弱突厥,但这样又会导致新的更强大草原民族的产生,比如回纥和契丹。 无论是隋朝的内部破坏,还是唐朝的外部纷争,其实都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根本的解决之道,还是要靠铁和血。 杨元庆望着远方乌云如墨的夜空微微叹了口气,但无论如何,回纥的反叛是可以利用,但绝不是战场上,而是在战后,战后重建草原秩序。 这时,杨元庆的目光转向了北方,他的心中对明天的大战充满了期待。 黑夜中寒风呼啸,一队骑兵正在草原上疾奔,年轻的千夫长吐迷度带着三十几名随从一路奔向。 在他身后,除了他带来的十几名随从外,另外还有二十名隋军斥候,他们皆打扮成突厥军的装束,为首是一名三十岁左右的校尉,名叫钟根生,太原人,能说一口流利的突厥语,参加过丰州抵抗突厥之战,他这次是奉杨元庆之令进入突厥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