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三章 隔墙有耳 (第2/6页)
这种衣着服饰以及交通方式的限制比较宽容,基本上没有什么限制,只是因为倡导节俭的缘故,才不准官员衣着绸缎,乘马车,官员又影响了庶民百姓,使得大隋上下穿绸缎的人并不多,大多以细麻为主。 杨元庆的眉毛画粗了,加了两片胡子,容貌便大变,活脱脱一个中年大叔的形象,走在街上,极不引入注目。 他手拎着一只皮袋,慢慢悠悠向北市走去,在他身后跟着十几名武艺高强的贴身侍卫,也都化了妆,警惕地注视着两边的情况。 其实杨元庆主要是想了解银钱的流通情况,这次厚赏三军,以及官员们的年俸,使用的全部是新银钱,他听家人说起,大量的银钱已经在街市上出现。 使他又不得不担心物价,尤其是米价的涨幅,最好的办法是这些银钱大量流通到唐朝去,给他换来粮食和各种物资。 事实上,他已经这样做了,无数支商队进入了关陇、巴蜀和荆襄,带去了大量的银锭,将带回粮食、布匹、绸缎、茶叶、家畜、生铁等等大宗物品来稳定隋朝的物价。 休息了三天,正月初四也是北市重新开市的日子,或许是很多商人都意识到商机到来的缘故,一反正月十五后才开店的惯例,纷纷提前开业,使北市人潮拥挤,格外热闹。 不见是商铺开业,就连两边的酒肆青楼也纷纷开门招客,开业的爆竹声在北市上空砰砰炸响,引来四面八方的客流。 杨元庆靠边慢慢地走着,他的亲兵已经不再远远跟随,就紧紧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