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章 绝妙好计 (第3/5页)
括北面的甘州张掖郡肃州酒泉郡沙州敦煌郡等等,连成了一条著名的河西走廊,在旧隋时便是朝廷战略要地,大隋最高峰时曾在河西走廊上养马近百万匹。 正是有了河西走廊上的战马,打造了大隋强悍的骑兵,才使得大隋在与强盛的突厥作战时屡战屡胜,继而开边拓土,疆域远至西域万里。 目前唐廷接管了隋朝的牧场和战马,战马数量虽有下降,但依然有四十万匹之多。 对如此重要的战略要地,唐廷也格外重视,在灭掉西凉国后,李渊任命族弟李神符为河西行军元帅兼凉州总管,统帅除敦煌郡以外的河西三郡兵马,共计三万余人。危机笼罩在会宁郡上空,会宁郡银矿关系到隋唐两朝的国运,也成为了两朝争夺的焦点,在李建成的军队部署中,他也考虑到了杨元庆的一万骑兵很可能会北上会宁郡,便在会宁郡部署了两万军队。 但李建成却没有想到裴仁基会率一万五千丰州军从灵武郡南下,形成了对唐军的南北夹击之势,当他意识到这个严重问题时,危机已经形成。 在李建成的再三恳求下,李渊终于答应从河西派兵支援会宁郡,尽管李渊不想和杨元庆再战,但他也绝不愿意失去会宁银矿 在茫茫的戈壁滩上,一支浩浩荡荡的骑兵正沿着着戈壁滩上的宽阔驰道疾速向东奔行,旌旗铺天盖地,这是一支两万人的唐军骑兵,为首大将正是襄邑郡王李神符。 李神符年约三十七八岁,长得酷似其兄李神通,一条通天鼻长得极为高挺,两眼炯炯有神,使一把六十斤重的雁翎长刀,弓马娴熟,武艺出众。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河西道原本是李神通的势力范围,在李神通又接管了关内道南五郡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