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4节 (第5/6页)
屏幕能实时看到观礼学者提问环节,答辩人的表现。 相当于变相提高了答辩的难度。 普通的博士毕业论文答辩只要让答辩委员会觉得没问题就能顺利拿到博士学位了。 但这种答辩模式,如果被观礼学者的问题难到了,肯定会影响到答辩委员会的判断。 不过也是没办法的事。 乔泽懒得专门为解决了杨-米尔斯质量问题开一场报告会,对于华夏数学跟物理学界来说都是件没法解释的事情。只能借助这次论文答辩,把事情给办妥帖了。 徐大江倒不怀疑乔泽的能力,他怕的是乔泽的性格,能不能接受这种安排。 好在乔泽大概心情不错,认可了这样的安排。 事实上如果根据上次报告会的情况来看,绝大部分人问不出什么有价值的问题。 就好像苏沐橙说的那样,复杂的新数学本就是需要一定时间才能研究并掌握的东西。 而且乔泽能从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官网这些时间陆续公布的研究成果来看,世界上最聪明的一群人对于超螺旋空间代数的理解还处于一个中期摸索阶段。 虽然已经根据他提供的思路证明了数条定理,但许多核心的定理依然在攻坚中。 比如普林斯顿官网上最新给出的一道还没有公布答案的证明题。 “在超螺旋空间代数中,对于任意两个超螺旋数(s_1)和(s_2),一定存在一个螺旋数(s),满足以下性质:[ s = s_1 oplus s_2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