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11 (第2/4页)
能从经济上来实现对蒙古人的牵制,让他们家家户户都忙着薅羊毛,而且靠着薅羊毛可以吃饱饭,那还打什么仗? 谁也不能打仗就赢,一不小心就要命丧黄泉。 薅羊毛也没有危险,放羊、剪羊毛即可。 李固想明白了,照例还是林重阳写条陈,李固在后面具名写意见,然后直接送上去呈给皇帝。 皇帝给林修撰的奏章批复向来比别人的快,第二日就发下来,依然是:朕知道了。 朕知道了,意思就是照章办事。 至于这个章怎么样,就根据林重阳的奏章,然后继续跟户部、工部来完善,定下规矩,照章办事。 在京城的台基厂附近拨了一片宅子直接做纺织厂由工部主事蓝琇主管,翰林院修撰林重阳监督,同时扩大了通州造船厂的规模,加大了大船的生产量,与南京龙船厂和清江船厂配合,生产皇家商船。 林重阳就知道他奏章里用巨大的利益来诱惑皇帝还是有效的,只要让皇帝知道海上贸易利润多多,不只是国内海上,国外以及那些伪倭寇都赚得盆满钵满的,如果朝廷不分一杯羹那实在是太可惜了。 倭寇不可怕,只要不禁海,保持了货物流通,就等于削弱了海盗们的力量。 之所以还有海盗没有灭绝,自然是因为通商力度还不够大,开放港口还不够多,政策还不够开放,导致利益不均。 不均总比断他们财路好。 这样的海盗不可怕,更何况大明也不是没有可用的水师,就让他们先从护卫舰开始训练,没俩月就能练出一身本领来——前提是没挂掉。 全国有十几万锦衣卫呢,不拿出来用,让他们长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