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四三章 另一个战场(二) (第3/4页)
虽然李世民雄才大略,成功的将士族子弟的代表丞相的相权分割了一些,但是以士族内部的士大夫已经化整为零,和皇帝抗争到底,一直持续到了宋代也未停止。 宋代的赵老大,出兵两湖,灭南平和湖南,收了后蜀,拿下了南汉,推倒了南唐,似乎统一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然后自然就开始考虑怎样才能延续赵家王朝长长久久。赵老大思前想后,似乎觉得处理了两个问题就能搞定一切,一个是潘镇割据,一个是中央集权。 赵老大是这么想的,也就这么干了,召集所有的杠把子喝杯酒,然后得了一个“杯酒释兵权”的美誉,同时为了防止兵和将关系加深,时常调换军队,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刚开始效果不错,但是同样也埋下了宋代后期文强武弱的灾难性的后果。 那么怎样才能中央集权呢,赵大佬耗费了无数的脑细胞之后,史无前例的开创了官称和实职分开的制度,除非赵大佬审批,否则官员平常就是虚衔,并无实际的权力。中书,枢密院,三司御史等等相互牵制,画面极美,但是赵大佬也想不到自己处心积虑制定的严密的政治制度后来造成了“冗兵、冗官、冗费”相互扯皮扯后腿的可怕局面。 明太祖废丞相,大权独揽,然而明朝后世的皇帝没有他那样的精力和谋略,不少事情只能交给原来仅备顾问的殿阁大学士来决定,甚至还有的皇帝被内阁当猪养。 经过明朝三个阶段的内阁政治模式的发展,到了清朝时期,带着尾巴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