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三国_第九八零章 瘟疫的阴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八零章 瘟疫的阴霾 (第3/7页)

!”

    贾诩倒是一点情绪都没有表露出来,只是拱手说道:“请君侯赐教。”

    “……汝为法家之人,应知法家之利弊。”斐潜看着贾诩,说道,“某且言之,若有不足之处,文和可直言便是。”

    “法、术、势,各有妙用,以礼辅之……”斐潜竖起三根手指头,说道,“此乃先秦法家大成也,韩非子功不可没。”

    贾诩点点头,

    “儒则尚礼,道则尚虚,墨则尚义,法者……”斐潜停顿了一下,然后看着贾诩说道,“尚人,或言,尚君也……”

    贾诩睁大双眼,略带一丝佩服神色,点头称是。

    法家中“法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法治。虽然强调以法来管束削弱贵族势力,但根本目的在于将权力集中在君王手中。法律之上的仍是君主皇帝的权力,所谓“出口即法,下笔乃律”,君王可以超越法律之上,凌驾于法律之外,这样的法实质是权大于法的王法,因而它谈不上真正的现代意义上的法治,故而斐潜说“法尚君”。

    这些资讯,在后世都不一定有人会去特别留意,更何况现在是在汉代。因为知识传播的速度相对较慢,并且多数是以家学这种形式进行传承的,因此很多时候汉代土著并没有机会接触到除了自家家学之外的一些东西,就算是有,很多也是其他学派的只言片语……

    想象一下,一根竹简上最多只能写十几二十个字,然后一卷大都三四千字的模样,在这样的条件下,想要有大量的书籍来提供给个人阅读,是一件相当奢侈的事情了,因此在古代,基本上来说,一个人便只能是精修一个学派。

    所以当斐潜不仅能够讲出法家的特色,并且还能和其他学派进行比较的时候,这些知识量基本上就不是一般的汉代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