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61章 权衡利弊的问题 (第6/8页)
正面刚过,但是从袁绍到了冀州的时候开始,这些展露出来的手段,又怎么是一个政治白痴所能做出来的? 要知道最早袁绍和韩馥在对抗的时候,身边的谋士还不全,像什么田丰,沮授等一流的,或者说准一流的这几个谋士,也还是冀州的官吏,并不是袁绍的属下。至于当时跟在袁绍身边的,只有逢纪和许攸两人,按理来说,应该顶多就是二流偏上一些谋士而已。 更何况袁绍其实也做过迎接汉帝的准备。 历史上汉帝到了雒阳之后,袁绍派遣了郭图为使节,到了雒阳去向汉帝表示敬意,奉献贡品,或许当时也有向汉帝表示出了一定的善意,但是最终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汉帝并没有动心…… 一直到了后来,等到了曹cao去的时候,汉帝似乎是顺理成章的,最终跟着曹cao到了许昌,也成就了曹cao这个“狭天子以令诸侯”的威名。 嗯…… 斐潜眼珠子转了转,似乎觉得这其中有一些不对劲的地方…… 汉书是当代史,三国志么,也算是半个当代史,后汉书才是后人所写,这样一来导致了很多事件的细节,要么被隐晦,要么被省略,而真实的情况,可能已经不为人知了。 就像是这个“狭天子以令诸侯”的那些细节! 刘协在袁绍表示出善意的时候为何不愿意,却牵了曹cao的小手? 在这个事件当中,各方各面的角色到底是做出了怎样的行为,又怎样引导了这个事件的发展? 在小时候,斐潜最反感学习历史,因为不管是历史老师还是历史课本,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