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九四八 势如破竹(4) (第6/6页)
里,那可就是什么都没了。 众人立马纷纷进言,配合着帮杨延广推卸责任,开解对方的心胸。 有人说大军战败是他们跟三军将士的责任,杨延广为了江山社稷与中原战事夙兴夜寐、殚精竭虑他们都看在眼里,对方没有对不起谁,是他们辜负了杨延广的重托与信任,他们才是罪人。 有人说这只是战术撤退,等到秦军攻破河东,晋军回援中原兵力空虚,他们马上就能杀个回马枪。 有人说淮南富庶,东南财富聚集,两湖鱼米无数,还有通商海外的巨大利润,只要休养生息几年,大军又会兵强马壮,到时候百万大军卷土重来,必能夺取中原。 说什么的都有,反正都是给立马撤军找理由,宽慰人心而已。 临了,杨延广悲痛地做出了正式决定:大军立即撤回淮南! 数十万大军撤离,还是在敌军杀到眼皮子底下的情况下后撤,不是一件那么简单的事,稍有不慎就会演变成全军溃败,被敌军一路追杀尸横遍野。 杨延广作出决定后,立即跟众臣商议退军方案。 吴军撤退的最大障碍,无疑是符离已经被晋军攻占。这地方横在徐州城与淮河之间,虽然不是徐州与临淮、淮阴的正中位置,但晋军是会活动的,所以是个非常麻烦的存在。 也是撤军的最大阻碍。 经过一阵紧锣密鼓的商议与推演,最终,吴国君臣拿定注意:以攻为守,派遣精锐主动出击吸引晋军注意,掩护主力分股分路迂回退往淮阴一带渡河。我是蓬蒿人的第一氏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