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氏族_章八二零 互不理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八二零 互不理解 (第2/6页)

前者每日作战后回到军营只想着歇息,而反抗军精力旺盛斗志昂扬神采飞扬,战后还能研究改进战法,不断取得进步,最终全面压制了侍卫亲军。

    这个情况监军韩守约、侍卫亲军陈雪陇、建武军吴俊都亲眼看到了,杨佳妮提出来也没甚么,杨延广就算不能接受也不会发怒。

    关键在于,杨佳妮分析两军将士精气神不同的根由时,所产生的一个重要结论。

    这个结论不是反抗军吃得好,天天有rou,而吴军将士每日只能吃馒头干饼——虽然这的确是事实,反抗军军营里飘出来的rou汤香味,吴军普通将士闻不到,杨佳妮等高手却能嗅个分明。

    杨佳妮的结论是,晋军将士精气神胜于吴军的原因,不在军中,而在国中。

    河北河东的大晋子民,人人安居乐业,家家生活美好,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有基本保证,不会出现辛劳多年却无安身之地的情况,生老病死也有相应保障,不存在一人生病全家遭殃的惨剧。

    另外,河北河东的大晋子民不受地主、官员等特权阶层的欺负,不必对谁卑躬屈膝,不必谄媚讨好大人物,人人都有尊严,也没有人能剥夺他们的尊严,让他们忍辱负重。

    简而言之,大晋的平民百姓活得像个人,而不是牛马牲口。

    可吴国不同。

    吴国之内地主为尊、财富为王、权力至上,人人都崇拜金钱信奉权力,而不是崇拜道德,追寻公平正义,官员豪商也好,书香乡绅也罢,这些寒门权贵是人上人,靠着特权站在平民百姓头上拉屎。

    于是到了战场上,吴国普通将士不敢死,死了,家里失去顶梁柱,妻儿老小就会在吴国那样格外现实逐利的世道里处境悲惨,并因为地主大户、富人官员的欺负活得艰难无比;

    而大晋普通战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