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三一一 注定的牺牲(下) (第2/6页)
山,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见赵启阳一副恨不得扑过来撕咬自己的模样,赵宁哑然失笑,摆摆手示意对方冷静些,先坐下来再说话: “你都知道赵氏不该趁乱误国,我难道还不如你?” 这话好歹让赵启阳怒火消减了些,他勉强坐下,伸长脖子问:“那宁哥儿之前做那些又是为什么?” 赵宁收起书册,将其放到书堆里,边顺手整理书案边道:“我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能让大齐赢得国战。” 赵启阳牛眼一瞪:“坐视安思明、何文进部覆灭,也是为了赢得国战?” 赵宁瞥了他一眼,目光冷了两分,对方虽然是他的兄长,但他教训起来毫不客气: “难道你认为,靠他们能战胜北胡?赢得这场国战到底要靠谁,你心里就没点数?北胡如此强悍,是仅凭血气之勇奋力死战就能赢的?” 赵启阳张了张嘴,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末了,他好不容易憋出一句:“可他们都是同袍......”.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猪同袍,没有比有要好上百倍。”赵宁的话漠然而冷酷。 望着赵宁无情的面容,赵启阳这回是真的没法开口了。 接下来,赵宁给自己的族兄,解释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首先,达旦部必须要灭,而且最好是速灭。达旦部不灭,雁门军就必须分兵进驻达旦部,虽然从战略上说,这可以作为钉子存在,但实际并不能。 达旦部加上雁门军一部分,在草原上碰到三十万天元军,双方在平地上野战,前者只有被抹掉的下场。如果雁门军持续支援,死的人只会更多。 野外交战,尤其是平地作战,达旦部的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