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六五三 应时而来 (第3/9页)
如果承受不了这种大乱,这件事就不可能推行得下去。” 铁一般坚固的现实面前,黄远岱也无能为力。 赵宁想了想:“不能像之前燕平百姓反抗权贵那样,让百姓群起代替地主官吏?” 黄远岱跟周鞅相视一眼,前者叹息着道: “殿下,燕平百万生民,在之前有我们的人暗中组织的情况下,最终站起来反抗的都只有十万人,这说明什么? “绝大多数百姓根本不能成为我们的凭仗。 “就那十万百姓中,还有许多书生士子,他们这些读圣贤书的人,有知识有见闻有坚守有理想,是百姓之中的精英脊梁,可他们为官之后,也是要进步的。” 所谓进步,当然是指升官发财。 这不是说书生士子只想升官发财,而是实现理想大治天下,跟升官发财是联系在一起的,不可能有太多人愿意为了天下大治大富,而自己独居陋室粗茶淡饭。 赵宁再度沉入沉默。 他感到一阵无力。 甚至有些悲凉。 难道他追求的东西当真只是一个幻梦,无法从根本上实现?难道让天下人人有公平人人有尊严的想法真是太过想当然了? 难道这天下不可能没有剥削压迫? 难道天下大治只能是一时吏治清明,官民一时相安无事? 难道维护公平正义的律法,注定了不可能真的一直被遵守? 赵宁心怀不忿,却找不到解决眼下难题的法门,他只能散了跟周鞅、黄远岱等人的议事,独自回到自己的院子,坐在书桌前苦苦思冥想。 从茹毛饮血的部落时代,到夏禹建立大夏王朝,再到商君变法秦皇一统天下,一直想到今时今日,他想在历史的迷雾中找到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