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77_第九十五章 口子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五章 口子厨 (第4/4页)

灶,伙计帮厨,徒弟们打下手,便开始各司其职,有条不紊的cao作。

    那炒勺一颠,十桌二十桌得一挥而就。对时间的分秒必争,一点不比炮兵阵地和外科手术台上差多少。

    同样的原因,“口子厨”的本事还体现在合理降低成本,如何省油、调料和燃料上。

    手艺潮的人用半斤油做出来的菜,其色、香、味远不及高手三两油做出者佳。当然是手艺越高者,成本越低,越有竞争力。

    过去的人可都是讲究口碑的,手艺潮者价高味差,拉不住老客就会没了饭碗。这样也就产生了动力,逼得人不得不尽力提高技艺。

    当然,菜的味道更是重中之重。

    还别看“口子厨”的服务对象几乎都是中阶层以下的普通百姓,做的也都是粗菜。拿手菜肴中多为rou类,很少有海味,cao作点鱼虾海参也就到头儿了。从不见海绵般燕窝,粉条般鱼翅,脚鸡眼般鱼唇。俗称“rou上找”。

    可是呢,正因为其行业的隔绝性,“口子厨”代代相传这么多年,早形成了自己颇具系统性的特色。除了办“红白事儿”,人们在任何地方也吃不到这个京味儿,反倒更让人珍惜和向往。

    “口子厨”的绝活在哪儿啊?

    一头猪,全身上下不糟践,不用别的材料,就能做出一百零八道菜来。饭庄子里的厨子再有名,没这本事。

    再比如说,一席十二道菜,能开出专以白菜做主菜的席面来。什么“金钩白菜”、“翡翠白菜”,就靠辅料汤料调味,滋味也能各不相同。

    开二群了,群号:608640021

    (本章完)镶黄旗的重返1977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