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77_第八章 秀色可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秀色可餐 (第5/6页)

的,还总要插个德国的小旗,于是他便依此而称了。

    这玩意肯定不能退啊。

    好嘛,他们俩最后只能加点了两杯热咖啡。

    那是一口苦,一口甜,一口热,一口凉,完全捏着鼻子往下咽的……

    这陈年的故事,更是把大家逗得忍俊不禁,大笑了一气儿。

    因为谁都没想到他们的上一代人在青春年少时,遭遇的窘事,也是如此的可爱和有趣。

    跟着呢,洪禄承和王蕴琳也因此勾起了谈话的兴致,便与寿敬方共同追忆了一遍旧京的西餐。

    据他们聊天里所称,京城过去对外国人的洋饭不叫西餐,而称为“番菜”。

    西餐厅也不叫西餐厅,叫番菜馆。

    比较有意思的是,京城曾有个“吉士林”开张于四十年代初,是东北军阀的鲍文樾的司机开的。

    它其实与“起士林”无丝毫关系,纯属蹭热度。

    但京城许多人误以为是“起士林”,结果这个假冒伪劣,竟然因此赚了不少的钱。

    他们还说,京城除了东交民巷的“西绅总会”以外,其余的知名西餐厅都是改良过的“汉化西餐”。

    上从“六国饭店”、“京城饭店”、下到市民阶层的“撷英”、“二妙堂”,无不如此。

    因此这些馆子里的菜名冠以英式、法式、俄式、德式,大多是靠不住的,甚至根本是完全杜撰。

    像英国人好吃炸土豆条和炸鱼,于是一切蘸面包糠的油炸食品就都冠以英式。

    德国人最爱吃小肘子,只要是猪肘,无一例外全都是德式。

    法国人喜欢各种沙司,我们国人就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