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41章 我要修规 (第2/5页)
杨锐是第二阶的学者,生物学内部更是如此。 第一阶要么就是拿到诺奖的,要么就是声望高隆的著名学者,第二阶,则是做出了诺奖成果,等着拿诺奖的学者了。wap..OrG 大部分第二阶学者,拿不到诺奖的主要原因都是年龄太大,活的不够久,以至于等不到诺奖。 当然,诺奖的数量有限,每年都有新的成果涌现,能等到诺奖的难度是越来越大了,但像是杨锐这么年轻的,起码还能等个四五十年,要是再能活一点,等到八十岁的时候,诺奖是不给他都不行的。 在大中华区的范围内,杨锐就生物学内部的号召力是无与伦比的。 许多人对讲解员说什么,是不怎么关心的,但杨锐开口,他截然不同了。 王博士也是立即就竖起了耳朵。 诺奖级的学者讲话,一辈子能听多少次? 杨锐没有像是王君慧那样使用话筒,而是用洪亮的中文,朗声道:“大家现在看到的同样是卫生三级区,是经过我亲自核检的区域,我特别要求由我本人来讲,是因为我希望,日后的GMP规范修改的时候,能够做出相应的修订。” 杨锐开口就要修GMP规范,但在场的学者和医生们没一个觉得有什么不对的。 GMP规范的确是美国做的医疗和卫生行业的规范,的确是欧美通行的规范,的确是经过了多名行政人员、学者和法律人士考察过的规范。 但那又如何? 一名世界第二阶的学者,开口要修你的规范,你只有侧耳倾听的份。 更不要说,杨锐还有独抗律博定而证明正确的事例。 就这一件事,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