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36章 内阁首相 (第2/6页)
了,既要北伐,更要统领岭南,没有一套机构是不行的。 任命官职,明确事权,也有利于管理调度。 承乾问李超的意见,李超表示支持。 如今朝廷已不是过去的三省六部制,过去尚书省权重,如今则移到了中书门下,更还有翰林院和枢密院分相权。 马周则提议还是恢复过去三省中枢制,不过以中书和门下为重。 “殿下,臣以为原来的詹事府和左右春坊的机构设置,并不太适合如今局势。而朝廷的三院中枢制也有些宰辅太多,事权太散。”李超这个时候却并没有马上同意马周的提议。 马周是打算直接用原来东宫那套机构,但李超有自己的另外考虑。 “老师有什么更好的提议吗?”承乾问。 “臣提议设立一个内阁!” “内阁?” “这个内阁,就如同是过去的政事堂,以及后来的中书门下,或者是如今朝廷的三院御前会议。内阁有一名首相,还有一名次相,再设立五到七名辅相。”李超缓缓道来。 各种机构的设立和废除、改变、调整,都是有背后深层次的意义。就如李世民十几年来,让朝廷的中枢决策机构不断变化一样,他是为的平衡,以及握权。 而李超现在提议设立另外的一套中枢,设立内阁,当然也是为了长远打算。 要君主立宪,削弱皇权是必然,但相权其实也是中央集权的一种,也是皇权的一种延伸。对于相权,也是要适当的加以控制的。 而且李超确实觉得李世民搞的三院,有些太复杂了。二十七个宰相,每次开大会一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