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_第1236章 内阁首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36章 内阁首相 (第4/6页)

除了李超,自然没有其它人更适合。

    李超推辞了几下,便也顺理成章的接下来了。

    于是乎,李超现在就是太师、内阁首相、赵王。

    “殿下,太师。”马周提出了一个意见,“我认为既然设立内阁之后,就没必须再保留詹事府、和左右二春坊。可以直接由内阁统领诸部、寺、监、台。”

    杨师道则同意不再设詹事府和左右二春坊,但认为御史台不应当纳入内阁之下。

    “御史台为言官谏臣,是监督百官百官,应当在内阁统领之外。”

    李超觉得这个说法不错,不能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臣也赞成杨公之议。”

    马周也不反对。

    于是内阁统领了几乎中央各部寺监,而御史台和大理寺这两个司法机构被置于外面。

    “孤授马周为太子太师、内阁次相。”

    “授杨师道为太子太傅、御史大夫。”

    “授褚亮为太子少师、翰林院承旨学士。”

    设立内阁,罢去詹事府左右春坊,机构职能全面调整。

    也不叫东宫了,改称监国朝廷。

    承乾是监国太子,李超是监国内阁首相,马周是次相。

    枢密院的枢密使,授给的是去南洋的张仲坚。

    “殿下,取消左右春坊之后,虽有御史台监督百官,但臣以为,封驳审核之权,现在却还空缺着。”新任翰林承旨学士说道。

    过去的三省制,其实职责分明,中书决策、门下审核、尚书执行。而现在的内阁,相当于决策和执行一体,若是再把审核封驳的权也给他们,那就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