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17章 凡十七战皆捷 (第3/6页)
一年花几千万养兵,几千万养官养吏,难道就不能抽出几百万来办教育。过去教育主要还是由地方的乡绅们自己筹办,私塾盛行。 但穷人的孩子,确实也没有机会读书,也读不起书。 过去的书贵,纸贵,墨也贵,老师也少。 而现在,新的印刷术造纸术制墨术等产业的扩大,技术的升级,让书本纸张等文具价格大跌。 朝廷拔出专款在各乡各里建立小学,免学费普及六年小学教育。 不过要全面普及小学六年教育,不仅仅是钱的问题。 哪里找这么多老师呢。 如果一里设一个学校,而大唐原来是百户一里,五六百口人一个里。大唐六千万人口,得有近十万个里。 建十万所小学?就算钱没问题,哪找这么多老师去? 哪怕在全国建立一万所小学,目前来说,都是非常艰巨的任务。 十万个老师,都由财政负责,这可是相当庞大的负担。一个老师哪怕一年只给二三十贯钱,十万就得二三百万贯了。何况一个禁军士兵都有五十贯一年的兵饷,当兵的还有其它奖赏,作战的缴获赏赐等。 当老师的一月二三十贯就有些少了,总不能教书的老师比一个普通大兵收入还少啊,这还谈什么推广教育啊。 一个老师一年起码五十贯,那十万个老师一年光薪水就要支出五百万贯。朝廷解决一半,地方解决一半,朝廷一年也得支出两百五十万贯。 还有学校的校舍桌椅等的维护,学生午餐,学生课本纸笔的开支呢。 而且全国一万所小学,只是最少的投入了。 真正要做到各地都有小学,那得好几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