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_第1317章 凡十七战皆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17章 凡十七战皆捷 (第4/6页)

所。

    何况,朝廷还要投钱建师范学校呢,师范学校培养老师,他们也是免学费,朝廷还要给他们补贴呢。

    “任重而道远啊,文远,兴办教育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还是量力而行,慢慢来吧。我以为,先定一个小目标,比如在全国兴建起一万所小学,比如拥有十万名小学教员。建百所师范学校,大量培养老师。你以为如何呢?”房玄龄对张超道。

    张超点头,“嗯,一口也确实吃不成胖子。一里一所小学暂时达不到,那就一乡起码一小学。老师少,就让老师辛苦点,每班多收些学生,让孩子们辛苦点,老师也辛苦点。”

    “此外,想办法也让民间承担部份办学的任务。鼓励民间地主、乡绅办学,鼓励那些商人们捐助办学。让地方上的士子生员们,去学校当代课老师,让那些士子们到乡下去支教。”

    让秀才们到乡下支教个一两年,然后科举考试时给他们加个几分什么的。

    长孙无忌惊呆了。

    张超好无耻,居然这种科举加分的方法都用出来,节cao呢?

    科举的公平性呢?

    “科举不仅要量才取士,我们也还要考较士子的人品啊。肯下乡支教,那就充分说明他们的人品还不错嘛。”张超觉得这个办法不错,他甚至在考虑,是不是应当在科举考试的制度里加一条,参加举人考试之前,秀才必须要有一年以上的支教经历才有资格?

    现在大唐最大的一批读书人群体,不就是这些读书科举的士人吗。

    “我们还可以建立一个希望小学基金,向社会各界筹集善款,然后用于在各地困难地区建立希望小学,让孩子们有书可读。”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