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_第742章 统购统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42章 统购统销 (第2/4页)

  “太贵了,早几年,一斤盐不过十文钱,就算这两年涨了点,也没这么多的。”杨恭仁觉得这个价格高了,一斤盐三十文钱,这还只是官府统销的价格,下面还有分销零售呢,到时价格得是多少,百姓还吃不吃盐了?

    那定多少合适?

    大家开始讨论起来。

    定价这个东西并不容易,得综合考量,既要考虑百姓承受能力,又要考虑朝廷的筹款,还要考虑盐商和盐户们的利益。

    有人提议,干脆朝廷自己经营盐场,自己卖盐,这样所有环节的利益都由朝廷得了。

    不过这种外行的话一说出来,李超立即就反对了。

    朝廷是管理者,监督者,不是经营者。

    真要朝廷来做,未必就比商人做更强,就好比一个简单的道理,朝廷做,那是大锅饭,积极性等未必高,而且会带来一个很大的管理成本问题。

    李超坚持强调,要走民制商收商销的这个路子,不能改变。

    “盐价问题,我觉得可以分区定价。”

    见大家争个不停,李超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不拿点干货出来,估计没准的宰相们争半天也争不出什么来。

    “我认为,我们可以把大唐分为北方、东南、剑南和广南四大盐区。”

    李超说把大唐分成四个盐区,而且不是东南西北,而是北方、东南、剑南、广南四区,也是有原因的。

    如今大唐的北方,主要行销的都是解盐、河东盐、东北盐,既河北和河南东的海盐。

    如果按盐的种类来说,有池盐和海盐之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