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_第446章 参奏李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6章 参奏李超 (第4/6页)

 “又弹劾李瑗?”

    “你就不怕别人说你公报私仇?”

    孙伏伽笑笑,他本就是要公报私仇,谁让李瑗又落他手里了呢。这次要不搞死搞残李瑗父子,别说读书人就多好,人都有私欲。孙伏伽上次被李瑗搞的很惨,这次有机会当然有搞回来。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但既然有机会报当然也不会放过。

    李超在算账。

    看过京兆府里的档案资料后,李超心情有些沉重。

    长安的黑户人口比他想象中要多的多,仅仅是僧道数量就极为惊人。据京兆府的记载,长安有佛寺81所,尼寺28所,共一百零九所。长安附近以及秦岭山上还有许多佛寺,大概长安以及附近的佛寺至少在一百五十所以上,就算以一寺二百人计算,则京畿的僧尼就有起码三万人。

    而长安城内有道观三十所,一观五十人计,则有道士女冠五千人左右。

    当然,这还只是僧道数量,他们还占有大量的土地,以及拥有许多隐户佃民,寄在寺观名下的这些黑户人口,起码是十倍于僧道。这意味着京畿二十三县,就有三十五万的黑户人口。

    另外,长安城人口将近三十万,其中依赖朝廷供给粮食的人口就有一半多,达到十五六万。包括皇室以及宫廷人员、京官京吏还有常备禁军,以及到京师参加选官和科举的人口等。

    如果按月需一石半算,一年就是十八石,十几万吃官粮的,就需粮二百多万石。

    这二百多万石,就全得靠朝廷支付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