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15 (第4/4页)
底。 林芝将古方一一默记,花了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做到倒背如流后,便开始自己仿制古书。 她把这本造纸八方的版本定到了清代。 必竟这八种制纸方法都是清代以前的,如果成书时间放得早了,便有漏洞,算算清代最稳妥,就定了这个。 清开桌子,林芝买了清代的泾县宣纸和相应年份的古墨摆在上头,又买了那个时候湖州善琏镇的产的羊毫做书写工具,确定算无疑漏才郑重提笔。 本来是打算抄录的,但林芝觉得默写更能连成一气,免得墨迹干湿有差,到时候被专家点出,又是一番计较。 把八个制纸古法在纸上默完,等墨汁晾干,林芝着手准备制书。 先在书页一侧打了四眼,林芝又购入清代42支纱6股蜡光白线穿紧。 为了做得形模更地道,她还特意买了那个时期的几本线装书拆了还原,学好了才一个个步骤往下走。 讲究的线装书,除了封面用绫绢外,两角还得用绫绢包裹,林芝又少不了买点同年代的绫绢往上封包穿书衣。 造纸八方古册完成后,林芝仔细翻看了一下,发现每个地方都做得非常完美,忍不住在心中对自己竖了根大拇指。 到底是修补旧书早有了经验,新制一本书也不觉得难,她真是天才中的天才! 刚做好的书太过崭新,还得把它往旧了做,不然无法服众。 将书做旧林芝也只有一点理论知识,必竟她这半年专攻不是这个方面,又在商店捣鼓了好几天才弄完。 淋些茶水、刷点稀释酱油、拿喷壶喷湿往灰堆里抛、趁着半干不湿拼命折书页边缘什么的,做足了全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