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鹰旗下_109、生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9、生产 (第3/4页)

是很先进,但却非常简单可靠。为了易于适应采用大规模流水线方式制造,pt-39坦克车体结构采用了易于使用自动焊接的箱形结构,采用不同厚度的均质装甲钢板焊接而成,分成驾驶舱、战斗舱和动力舱三个结构部分,结构简单,非常适合自动焊接生产线的生产。

    奥匈坦克炮塔与英式“盟约者”坦克炮塔的外形设计相似,实际上这种斜面装甲炮塔造成炮塔内部空间窄小,并不利于作战。但皇帝却非常偏爱这种外形设计。无奈之下,设计人员只要加大了炮塔的体积,使之能够足以容纳一门90毫米坦克炮和三名炮塔成员。

    在坦克炮和高射炮的研制上,德奥装备的性能一直领先于世界各国,另外,意大利人所装备的90毫米高射炮性能也相当不错。德奥坦克炮的一般都是在高射炮的基础上开发和研制而来,继承了高射炮初速高、射速快、穿甲能力强的特性,但在总体上设计和研制落后于高射炮的进度。

    李海顿对德国最新的五号坦克很有兴趣,经过调查发现,豹式坦克经简化工艺后,其大规模生产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困难,但问题是德国人一直在研制一些乱七八糟的坦克歼击车,而无法把生产线都调整到全力生产这种性能优良的坦克上来。

    在坦克生产方面,奥匈并不落后于德国,德国有亨舍尔、波舍尔、克虏伯和莱茵金属四大坦克制造公司,而奥匈帝国则有林茨帝国标准制造公司、卡尔森斯柯达坦克工厂、萨尔茨堡史蒂夫特公司和维也纳斯泰尔公司四大坦克制造商,两国坦克制造能力相当,在全部生产线开动的情况下,每月大约都有1600辆底盘的制造能力.

    德国存在的问题是由于要制造大量的坦克歼击车、自行火炮和变形车,所以造成四号、五号和虎式坦克的生产数量受到很大的限制。而奥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