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六、兵制 (第3/4页)
的战术单位要承担两个方向的任务,即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一支预备单位要随时准备投入到主要目标的战斗之中去。 这就是各国陆军采用三三制编制的原因和优点,李海顿虽然不知道这些理论,但后世所有国家的陆军编制都采用这种三团、三营、三连式的编制自然有它的道理。李海顿建议将帝国陆军的基本战术单位编制扩大为步兵师,并采用三营制的步兵团编制却被弗兰茨皇帝和陆军部给拒绝了。 陆军部的理由是这样做增大了控制的风险,而老皇帝也有这方面的担心。况且皇帝对陆军的影响也有限,军队主要的权力在陆军部和总参谋部手上,而李海顿所提出的单独组建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捷克、蒂罗尔和波兰步兵师的建议无疑会削弱德意志人和马扎尔人对军队的控制权,他们也担心所谓的反叛。 其实这一点有些过于小心,经过多年培养的各民族贵族军官对于帝国的忠诚毋庸质疑,他们对皇帝的忠诚有时甚至超过了德意志人。比如维也纳暴动期间,克罗地亚人保护了皇室的安全,并出兵平息了德意志社会党人在维好纳所发动的叛乱。再比如来自塞尔维亚族的博洛耶维奇家族多年以来一直忠心耿耿地为了帝国而与塞尔维亚人作战。 他们不会效忠另外一个民族,但却会忠于帝国。 当然,临时征召的农民们可没有这样的觉悟。 战争的胜负不应该建立在临时动员所拼凑起来的部队身上,其实就是单一民族国家也是如此,那些临时拼凑起来的军队的战斗力过于低下,除了为敌人增加战功外几乎就再也没有什么作用。即使是被洗脑了日本人也不例外,二战后期的皇军与侵华战争初期的部队的战斗力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