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豪商_第1342章 兵临都门,无路可退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42章 兵临都门,无路可退矣 (第3/5页)

士大夫治天下。而士大夫的利益诉求则是两方面,一是土地私有;二是科举考试。

    如果周国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他们的要求,把皇上换成元首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我国也是有私田的,”武义久道,“依法课税而已!职田当兵,私田纳税。至于科举……要做官可以去考大学,可以去从军立功,可以去竞选公职,机会很多啊。”

    周国的私田并不多,主要是因为周国的土地面积有限,耕地不过一亿多亩。维持三十万户府兵、骑士后就所剩不多了。因此军事公民之外的地主和自耕农数量不多,但也不是没有。

    譬如在燕地就有不少勋贵地主,武家就有许多私田。在高丽又有十万户中等自耕农,一户有50亩土地,都是纳税的私田。在辽东、辽西,也有少量拥有私田的勋贵和农户。

    但是绝对的主流还是职田!

    而宋朝现在有六亿亩土地,大周吞并宋朝后当然不可能把六亿亩都整成职田,那得有几百万骑士、府兵了,也太多了。所以肯定会保留大量纳税的私田。

    但是周国的私田管理很严,绝对不允许逃税和隐田存在。由于周国的官吏必须拥有公民身份,所以在几个工商城市之外任职的基层官吏,大多是没有私田的军事公民。在清田收税的时候当然不会手软!

    而且私田和职田在经济上是存在竞争关系的。如果私田可以隐没逃税,那么需要负担兵役职田在竞争中就会处于劣势。进而就会出现职田庄园大量破产或经营困难的局面,那么大周公民兵制也就无法维持了。

    所以大周政权对私田并不太友好,持有私田也无法获得让人满意的回报。

    如果周国的官府将这种对待私田的态度带去现在属于宋国的土地,恐怕会遭到很大的反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