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42章 兵临都门,无路可退矣 (第4/5页)
—而周国一旦在私田问题上让步,那么周国本土的私田户和军事公民就会遭到打击! 而在科举的问题上,武义久更加没有让步的余地,因为周国的官制根本没有为科举制度留出空间。 周国也有考试做官的路线,但是通过考试得到的官职都很低微,在宋朝那边只不过是吏员。考试考出一个县尉是根本不可想象的! 云台学宫的毕业生要入仕通常也只能从吏员级别的小官开始,怎么可能让乡村士大夫一步登天考上个县尉级别的高级事务官? 而且科举制度还有一个很大的负面作用——解除地主阶级的武装! 从成本和收益的角度来说,读书考科举比从军打仗划算太多了。前者不但安全,投入很少。而后者有可能会送命,投入又大。 所以科举制度一旦引入周国,必然会造成军事公民阶层逐渐转向科举取士,战斗力自然会逐步崩解。 苏过摇摇头道:“我国的私田法度甚严,在宋人看来无异于苛政。而书院、学宫又费用高昂。如果全都要私人承担,也只有工商富户能够担待。行之我国尚可,若通行天下,就会绝了寒门上升之途。只怕会徒增无数敌手,使周宋之战旷日持久啊!” 武义久放沉了声音:“那就旷日持久吧!我们的共和之国本就是两三千年来所未有。行之天下,犹如秦汉之分而合一。如果费数十年之功,易家国天下为天下为公,又有何不可?” 从某种角度而言,宋周之战将比历史上的宋金之战更为激烈! 因为在宋人看来,女真蛮夷是不可能一统天下的,所以宋朝的君臣可以屈膝求饶,苟延残喘。而大周共和,天下为公,当然是可以代宋而有天下的。 如此一来,宋周战火一起,就很难有妥协的余地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