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汉风再起_第六十一章 民族和国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一章 民族和国家 (第2/8页)

化和标准化。另外,统一的语言,也是形成一个统一的民族,统一的国家最为核心的基础特征。

    不同于现代的民族国家,古代的统治者并不追求语言的统一和标准化。毕竟古代既没有语言学,也没有收音机,语言统一这个想法显然超出了人们的认知范围,也没有技术上的可行性。

    对于古代的统治者来说,只要精英阶层能够使用共同的书面语,国家就足以运转了。但是,古代统治者经常遇到的头疼事,就是在朝堂上听不懂官员的方言。即使双方努力说一种语言,有时也会遇到困难。

    所以中国的王朝历来强调“雅言”,也就是古代的“普通话”,要求重要官员必须掌握。然而就算是这样,历代王朝的皇帝们也经常得靠翻译才能和官员顺畅交流。后世,清末戊戌变法时,光绪皇帝和广东人康有为几乎无法当面交流。

    在公元4世纪初,为了逃避北方的战乱,晋室王族和一群士族成员逃亡到了长江以南,建立了东晋王朝。这时,这些背井离乡的人凄凉地发现,自己被大量语言不通的臣民包围着,一切都如此陌生。如《魏书》所载,东晋控制的南方充斥着巴、蜀、蛮、獠、楚、越等民族,“鸟声禽呼,言语不通,猴蛇鱼鳖,嗜欲皆异”。中原对南方的开发早在一千年前就已经开始,对百越的征服也有近五百个年头了。然而直到此时,汉语在各路“蛮夷”语言当中仍然如同一串串孤岛。

    至于朝鲜、越南,虽然当地人使用了上千年的汉文,但是他们仍然没有在日常生活中普遍接受汉语。当地绝大多数文字记载也都用汉文写成,但是两地的普通民众是不会汉语的。使用汉文的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