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九七章 大兴的文教 (第2/8页)
们都知道吧,中级学堂毕业了,被县里的学官推举到新成立的东南大学堂继续读书。若是毕业出来了,最少也是一个县里的官人。就算不到政府里入职,国中的大小商社和工坊怕不是要抢破头地去招揽。到时候,人家一个月的工钱就足足抵你们一年的收成!” 众人闻言,眼光瞬间聚焦到人群中一脸得意的杨光禄身上。他家大小子,从小学堂起,就一直都属于“敏而好学”的优秀典型代表,连续十年,以全乡第一名的成绩,从高级学堂毕业。本来以县里的学官意见,是直接到建业(今澳洲达尔文市)去读天工学院。可因为家中拮据,再加之距离遥远,便选择了新近才成立的东南大学堂。 据说,这东南大学堂与建业的天工学院类似,都是为国家培养高精端人才的学府,而且入了大学堂,除了身上的衣服和往来的路费需要自己出钱花费外,三年的大学堂学费和食宿费全都减免。 更让人羡慕的是,这些大学堂里毕业的学生,都有一个优渥的前程,要么进入各级政府任职,要么被几大官办商社和工厂招揽,成为这个国家最顶尖的人才。想来,不出五年,这老杨家的门槛将会变得越来越高了,甚至会告别这土里刨食的农村,成为一个光鲜的城里人。 “都莫要恬躁了。”村长孙立宝握着一把刺刀,使劲地敲击着铁锹,发出一阵阵刺耳的声音,“官家既然颁下法令,延长义务教育,那是对我等小民的恩赐。你们以为多增加一年的义务教育,官家就不花钱了?一个个不要眼皮子太浅,谁知道自家的娃子本来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愚不可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