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汉风再起_第二九七章 大兴的文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九七章 大兴的文教 (第3/8页)

但到了第四年,突然就转了性子,变成老杨家大小子那般模样,你们岂不是祖坟冒了青烟,一跃而登龙门?”

    “村长,俺们移民汉洲,可都是孤零零的一个人来的,这里哪有什么祖坟来冒青烟!”一个村民调笑地说道:“没说的,既然是官家颁下条令,那俺们就遵照执行就是!嘿嘿,这可便宜了那些兔崽子!可着劲地又能多耍一年!”

    义务教育最早起源于普鲁士,在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中,马丁路德为了反对腐朽封建的罗马教廷,提出人人皆可掌握知识,阅读圣经,圣经的解释权不能被教廷垄断,因此他提出由政府公费设立学校,强迫人民送子女上学。

    1619年,普鲁士率先尝试通过立法的手段,以国家权力强制全体适龄儿童接受初步的国民教育,规定送6到12岁儿童入学,一般认为这是义务教育的开端。在1763年到1819年,德国已经基本完善了义务教育。

    在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生产迅猛发展,不但要求大大增加劳动者的数量,而且要求提高劳动者的质量。从事机器生产的工人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生产技能,因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普及初等教育就成为急迫的问题。到19世纪中期,一些比较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如美国马萨诸塞州在1852年,英国在1880年,法国在1882年,先后通过了义务教育法令。到20世纪20年代,各资本主义国家都已基本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

    而齐国的义务教育初始于二十年前,期间经过数次变动。当初还是作为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