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汉风再起_第一一四章 钢铁时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一四章 钢铁时代 (第4/7页)

有一枚汉洲银元那么厚。这在当今世界,已属极高的精度了。镗床加工技术使气缸内壁与活塞配合更加紧密,大大减少了漏气,蒸汽机的功率随之相应提高。

    在齐国,各种机床作为“制造机器的机器”,在工业推进过程中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刨床、铣床、车床、镗床等机床,能根据事先设计,将金属加工成非常精确的几何形状。正是因为有了精加工的机床,钢与铁作为制造机器的理想材料变得前途无量。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齐国的机床工业才是大规模生产的真正先驱。在去年,一名高级工匠发明了一种螺纹车床,用来生产螺丝钉。这种批量化生产,使得螺丝钉彻底成为廉价的普通之物(当然,只相对于齐国国内而言)。

    在钢铁的所有用途中,机器的位置时不言而喻的。具有非凡硬度和延展性的钢铁天生就是制造机器的最佳材料,它是石材和木材根本无法相提并论的。甚至可以说,没有钢铁就没有机器,机器时代到来的前提就是钢铁的普及化。钢和铁既具有无与伦比的拉力和抗压力的特点,又具有形成各种形态并且无限期地保持该形态的性能,因而,成为现代工业的基础原料。

    随着钢铁机器逐步对木器的替代,在齐国蓬勃发展的棉纺织业越来越依靠金属机械行业。自从七年前,黑山特种机械厂制造出第一架纯铁制织布机后,齐国境内的百余家纺织工厂陆续开始将铁制机械用来替代正在大范围使用的铁木混合机械。

    钢铁机器的大兴,则必须有大量而稳定的钢铁供应。在去年,齐国的钢铁产量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铁产量已达四十八万吨,钢产量突破十万吨,达十一万两千吨,不仅超过处于纷乱的大陆生铁产量,而且还冠绝全球(英国的钢铁产量在1810年左右才达到四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