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一四章 钢铁时代 (第5/7页)
万吨,不过,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推进,生铁产量在1865年便暴增至480万吨)。 “炽热的铁从火炉中流出,好像在旋转,然后变成铁棒和铁块,cao作之简便、速度之快,令人叹为观止。”一名曾经参观过黑山钢铁厂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代表曾这般描述生铁的生产场景。 随着产量增加的同时,价格随之也大幅下降。在今年三月最新的钢铁价格是每吨熟铁二十五汉洲银元,钢的价格是每吨四十五汉洲银元,较三十年前分别下降了近五成和三成。 钢铁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成本的下降,极大地促进了齐国的铁路建设。甚至,可以从一定意义上说,与其是蒸汽机推动了铁路建设,不如说是钢铁。 相较于一百多年前便已问世的木轨,铁轨要结实耐用得多,但每公里铁路需要耗费约40-45吨铁。在二十五年前,齐国便建成了一条生铁铺设的马拉轨道,将内地几个县城与建业城相连通。 1660年,蒸汽机车研制成功,建业至黑山的第一条正式运营的铁路随即建成通车,里程只有区区的十六公里。而到了去年(1668年)为止,齐国又相继建成了建宋铁路、威高铁路(威海至高平)、云香铁路(云阳至香江)、少兴铁路(少梁至大兴)、长兴铁路(长安至大兴)、永兴铁路(永昌至大兴)、南江铁路(南都至江陵)等近十条铁路线路,通车里程达630多公里。 铁路和蒸汽机的出现,对齐国而言是革命性的。在不长的时间里,铁路迅速支配了中短途运输,它能够以比在公路或沿海运输上所可能有的更快速度、更低廉的成本运送旅客和货物。铁路的大规模建设,让过去慢的现在变快了,过去远的现在变近了…… 黑山钢铁厂虽然是齐国建立的第一座钢铁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