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章 真香!还敢说你不是投机倒把! (第3/7页)
角的《人人日报》里。 “不用称了,两斤只多不少。”中年人很自信地把报纸包递给顾骜,“想聊点什么,不影响我做生意就行。” “你是年广久么?”顾骜也不想跟一个小贩虚与委蛇,就开门见山了。 毕竟他已经是大学生,小商小贩只要知道他的身份,基本上能回答他问题的,都会回答。 7八年的大学生可是很稀罕的。 中年人被这么问,竟然还有些得意:“看你们样子,也是外地读书人吧。看来我年老六的名气不小么。” 果然是他。 顾骜又问:“我记得你不是本地人吧?怎么想到跑来宣州做生意。” 年广久心情不错:“我隔壁芜州的,卖炒货都这样的——人家买了炒货放家里,起码能吃几个月,老呆在一个地方怎么卖得出去?再说都快过年了,当然要把各地都跑一圈了。我一个县最多留两天。” 顾骜听了暗暗点头,意识到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干果炒货是易于长期存放的东西,所以大家买了之后,很久都不用再买。而且还有半个月就是春节了,国人都有过年的时候摆果盘、招待拜年人的习惯,所以瓜子花生这些东西,确实是年前销量最好。 而年广久的根据地在芜州,也是地处徽省的江南部分,所以生意覆盖芜州、宣州和马山三地,也就顺理成章了。 短短几句话,就能分析出这人颇有朴素的生意头脑。 连一旁的马风,都几乎想掏出小本本记笔记。 顾骜随即又问了个他最关心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