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_第六百三十八章 建材工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三十八章 建材工业 (第3/4页)

大的好转。虽然即使如此,建材工业的发展依然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不小的破坏,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中国终究是要实现城市化的,只要不像后世很多地方那样建了拆、拆了建而造成无谓的巨大浪费,为了经济的发展付出一些必要的代价还是值得的,而且在引进了德国的城市规划人才后,这个时空的中国城市化思路更加清晰明确,不会像历史上那样频繁变动,因此即使与相对节约的解放后前30年相比,城市化进程中的浪费也要明显少得多......

    虽然1941年中国的工业继续高速发展,但是和议达成后回国暂时卸去了军职、转而主管工业与科研工作的胡卫东却不敢有半点放松,他心底里很清楚,之所以这几年里工业总产值能以近乎每年50%以上的恐怖速度猛增,不过是之前的一系列大项目陆续投产、而中国原来的基础又实在太差、因而提升的比率就显得奇高罢了。

    而现在德国的设备与人员方面的援助已经结束,苏联那边则终止得更早,虽然仍有可能通过交易获得技术和设备,但在世界大战愈演愈烈的情况下,想要引进优秀的人才必然远比之前更加困难。而且,这一年里捷克人闹的那一出也给中国赤色党提了个醒,赤色党的决策层由此终于统一了认识,中国此后的发展必须以自力更生为基础,而不能盲目地贪多求快却不顾战略安全,这样做从长远来看固然是正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