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_第四百四十九章 教育改革(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九章 教育改革(中) (第2/4页)

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工程师与应用科学家队伍,在一切科学的基础——数学方面苏联与东欧也一直相当厉害,因此总的来说还是利大于弊,对于中国这个还在进行初级工业化的后进国家来说尤其如此,理论科学家咱们暂时用不上,应用科学家与工程师才是至少这二三十年里急需的......

    而如果与中国教育相比,苏联教育的优越性就更加明显,虽然同样是学业负担沉重,但苏联学生至少学到了更多有用的知识,而中国学生额外获得的却只是离开学校就毫无用处的答题技巧,浪费的时间和精力何其之多!此外,苏联教育模式下,学生的认真刻苦远比“头脑灵活”更加重要,这恰恰更符合大学阶段和未来实际工作的要求,而一个只靠小聪明而擅于做题的优秀中学生在进入大学乃至后来参加实际工作之后,却远没有一个脑子或许没那么灵活、但做事更认真努力的同龄人做得好,这或许就是“高分低能”只在中国较为多见的主要原因。

    胡卫东对于为何独独中国的老师喜欢将题目出得奇难、甚至还习惯于故意设下一道道实际工作中根本不可能遇到的陷阱恶心学生,曾与同样对中国传统教育模式十分反感的太祖进行过深入交流,后者认为很可能与中国的官本位传统与古代科举制度的残余影响有关。简单来说,就是古代中国的教育归根到底是为了培养当官的人才,因此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