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542章 敢质疑国策? (第3/4页)
们的经济之所以差,人们之所以穷,是因为我们的人口太多!” “1970年,周恩来总理就指出:‘计划生育属于国家计划范围,不是卫生问题,而是计划问题。’1972年8月21日,卫生部在向国务院写的《计划生育工作调查报告》中,将城市的生育控制经验总结为‘晚、稀、少’。所谓‘晚’,指男女双方在25岁以后结婚;‘稀’,指婚后生育间隔长一些;‘少’,指一对夫妇只生育两个孩子。” 汪俊分析了我们国家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来由,认为计划生育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了种种问题,主要是群众特别是农民对于计划生育政策的不理解。各地的计生委、计生办累死累活,最后还是挡不住农民超生。 “我们国家提出计划生育的初衷是优生优育。如何优生优育,除了晚稀少之外,我个人认为还可以根据受教育的程度来进行具体规定。比如说,本科以上毕业的,可以多生。职位在科级以上的,可以多生。” “我认为,学历高的、职位高的大都是优秀分子,他们的后代会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都是最合适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而在广大农村,一定要破除他们传宗接代的封建落后思想,规定他们只能生一个。” 汪俊在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一是扩大各地计生委、计生办的编制规模,至少要扩大三倍,提高计生干部的工资福利待遇。二是修改刑法,超生入刑,进一步加大对超生现象的惩罚力度。 钟向红感到,汪俊今天的讲课很精彩!有理有据! 有些话虽然是难听、刺耳,但事实情况就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