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途无疆_第0478章 弄巧成拙的宣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478章 弄巧成拙的宣传 (第3/4页)

回村里了。

    齐二妞正在烧水,柞蚕茧已经泡上了。

    “茧子为啥要泡呢?”江寒问道。

    何远光看缫丝已经多次,并且在省报上发表过关于三河县缫丝的文章,于是就给江寒当起了解说员。

    蚕在吐丝结茧的时候,正常情况下会一气呵成地吐完。

    理论上讲,一个蚕茧能抽出来一根蚕丝。

    蚕丝越长,在织绸的时候,接头就越少,绸面的光滑度就越高,其价格自然就高。

    一个蚕茧的丝,长的有一千五百多米,短一点的也有几百米。

    很少有人能做到抽而不断。

    因为蚕吐丝的同时自身会产生丝胶,丝胶会把丝组成丝片,一个茧是由若干丝片拼起来的。

    除去丝胶的蚕丝,叫做精炼丝。

    以精炼丝为原料,就可以用织机加工成各类织物。

    蚕蛹大概是先民的食品之一,剥食时先要撕去茧衣,再咬破茧壳。

    由于偶然的原因,有人将蚕茧放入口中,茧壳在唾液中长时间浸润后,丝胶溶解,密缠的茧丝分离,因而无意中发现了缠在蚕茧上的的茧丝。

    经过反复实践,有人悟出在合适的水温下就可以抽丝剥茧,于是将蚕茧在热水中浸煮,脱去丝胶,在丝绪浮起后,再缫取丝绪。

    这就是最早的缫丝技术。

    三河绸始于夏朝,唐朝开始兴盛。三河柞蚕丝绸在周代已为高贵衣料。东汉光武帝刘秀建都洛阳后,官府即把柞蚕种发给百姓,积极倡导发展柞蚕生产。

    到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