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478章 弄巧成拙的宣传 (第4/4页)
唐代,三河绸已为宫中珍品。三河县令元德秀常以三河丝绸进朝献贡。 唐开元二十四年春,唐玄宗命三百里内县令、刺史入京献演,多少地方官兴师动众,只有三河县令元德秀仅仅携带几个民间伶人身着三河丝绸,轻装简从,抚琴献演。 主簿刘华劝他:“东都献演,非同小可,山野俚曲难登大雅之堂,身着山绸,恐污圣上耳目。” 元德秀熟知玄宗喜好,执意携绸献演,果然受到唐玄宗与杨贵妃的赞赏。 杨贵妃更爱三河丝绸,鼓动唐玄宗对三河丝绸通令嘉奖,帝王之爱,对三河丝绸起到了宣传广告效益,极大提高了知名度,很短时间内,三河丝绸的盛名传遍九州华夏,成为唐代丝绸之路的主要商品货源。 明嘉靖《县志》载:“洪武二十九年,官民夏税丝一千四百九十四两四钱六分五厘,折绢七十四匹七尺二寸三分四厘五毫”。 咸丰年间,山区农民植柞为本,以蚕为主,获利颇丰。光绪年间,三河县柞蚕业进一步发展,当时,民间与官府重视保护柞蚕坡,在两棵树乡立碑,把“广植蚕坡、保护蚕坡、爱养蚕蚁、严禁抽半、樽节草木”等五条政令、法规刻于其上,永远奉行。 听到这里,江寒问道:“这块碑还在不在?” 何远光道:“这碑差一点被村民拿去当门石!我当时刚好在,保护下来了。” 江寒松了一口气,还幸亏是文联主席何远光,幸亏他对柞蚕的历史文化了解很深,要是别的部门,不就是一块破碑嘛。孤照的官途无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