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_第三百二十六章、沪海地产之未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六章、沪海地产之未来 (第1/7页)

    改开之前,内地经济哪里最发达?

    毫无疑问,沪海。

    沪海不但是内地轻工业的最大基地,而且三十几年来,也在不断走出沪海,到处援建轻工产业。

    可以说,华国轻工业的发展,沪海的轻工厂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沪海的轻工业又是如何发展而来的?

    “南生,现在沪海算上我们春申一共有三家商品房开发企业,一家是房地局旗下的沪华企业公司,另外一家就是沪海工商业者集资5700万,于1979年成立的沪建公司。

    不得不说,沪海这里的有钱人不少,集资者里面集资超过百万的就有不少,几十万的也比比皆是。”春申建筑的老总黄榭如此说道。

    “很正常,解放前沪海的生意人就多,公私合营后,手里握着大把钱的人可不少,拿得出钱来也不奇怪,你继续。”

    “南生,沪海刚解放时,市区共有土地12.9万亩,其中公有占12.40%,国人私有占74%,外国人占有13.6%。

    市区共有房屋建筑面积4679万平方米,其中居住房屋占50.4%,绝大部分私有。

    沪海军管委首先接管了旧政权的公产,没收了战犯、官僚资本和反革命分子的房屋产。1950年又对美商财产实行管制,1951-1952年对外商的房地产进行折价征购。

    1956年对私营房地产商和出租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业主实行公私合营,1957年起,自住和出租私房被限定为150平方米,郊区7o平方米,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