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3章 宁战死于河北,亦不退回河南! (第3/4页)
退缩? 就在他们心中腹诽“这货莫不是个傻子”的时候,便见任光荣、党首素跟着一起道:“末将亦愿战死于河北,绝不退往河南!” “好!”堵胤锡大声赞道。 虽然他刚才的军令就要求了两支偏师不准退回河南,可将领当着他的面表态无疑说明其决死之心——主动表态的将领总比被迫接受命令的将领更具有执行力。 赞了一声后,堵胤锡便看向卢光祖三人。 意思很明白:人家三个都表态了,你们呢? 卢光祖三人知道,他们这时候不表态不行了。 既然要表态,三人当然不会将内心真实想法表露出来,而是各自也露出一份决绝的神情,一起抱拳道:“末将亦愿战死河北,绝不退回河南!” “好!”堵胤锡笑容满面的点头,“诸位总兵既有决死之心,必能令清虏丧胆,马到功成!” 听了堵胤锡这句鼓励的话,卢光祖三人心里都好受了些。 他们此时仔细想想,便知道,如今在大明领军作战跟过去真的有很大不同。 崇祯皇帝在位的中后期对待武将,完全就是看你有多少兵马——兵马多,你错了也不治罪,反而给你加官进爵,好好哄着你。 可若是你没了兵马,即便你的兵马都是为实现朝廷的作战目的所牺牲的,朝廷也会拿你治罪,甚至连你的家族都不放过。 许多例子都摆在眼前,所以保存兵马,保有实力,几乎成为了崇祯朝武将的本能。 何况,那时候不仅家丁完全依附于将领,便是普通兵丁军饷、粮食亦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