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山海经想法系列之番外:上古帝王的套路 (第21/24页)
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封他在妫水之滨,让舜有了诸侯级姓氏‘妫’。 舜可以辜负天下人,唯独不可以辜负帝尧。 就像丰臣秀吉,如果不是织田信长死了,丰臣秀吉不可能成为‘天下人’,他是从农民开始,被织田信长一手扶起来的,秀吉出人头地的传奇背后,是织田信长的恩重如山! 舜逼尧,流丹朱?逗呢? 舜也是从一介平民,被帝尧赏识,一步步扶了起来。 如果他囚禁了尧,流放了丹朱,人设崩塌,舜不足以威服于天下。 所有人都不会再相信他,一个人连自己最大的恩人都可以害,这种人可以追随吗? 不管他势力有多大,不管他有多大功劳,舜都不可以辜负尧,否则天下皆会远离他,尤其在尧名声本来也很好的情况下。 同理,禹也一样。 虽然禹是嫡长子,一出生就姓高贵的姒(si)。 禹的父亲鲧之一族,乃四罪之一。禹属于罪族,跟蚩尤后裔三苗是一个级别的,相当于被父辈的罪,牵连流放的人。 你们听大禹治水的故事,有没有奇怪过,为什么鲧治水失败,被杀,然后还要让他的儿子,禹继续去治水呢? 一般来说,难道不应该换别的手下去治水吗? 皇帝任命一个治水总督,这人把事情搞砸了,论罪杀死,可能再派他的儿子,继承治水总督吗? 很多人有个误解,以为发洪水,然后派人去治正在发生的洪水。 其实不可能的。发洪水,只是个起因,不可能正在发洪水的时候去治理的,又不是现代。只有93年的时候,才是正在发洪水的期间,拼命去堵。 事实上,鲧治水,和禹治水,中间隔了蛮久。并且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