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山海经想法系列之番外:上古帝王的套路 (第22/24页)
们每个人治水的时候,都治了十几年。 鲧治了十年,结果又发了特别大的洪水,所以被杀了。 舜统治的期间,黄河又开始搞事,他提拔禹去治水,就是恩重如山。 禹作为罪臣之子,被流放者的身份,还被派去治洪水,完全是舜的赏识。 没有舜的赏识,禹根本没有这个机会。 禹治水,治了二十年,恐怕期间受了无数质疑。没有舜的支持与信任,就没有禹那泼天的功劳。 这就类似郑和,郑和就是被流放的一族里的人,是永乐大帝赏识他,阉了收为己用,不断培养,还派他七下西洋,名垂青史。郑和一辈子都忠心耿耿,哪怕手握兵权,在海外都可以打下一个国家,他也从来没有想过背叛朱棣。因为没有朱棣,就没有他郑和。 人是社会动物,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做了,这个社会就容不下了。尤其在古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不是乱说的。 小恩小惠,‘世受皇恩’这种,还算好,君主不贤,造反咯。 可真是那种把你从微末之际,提拔上了天的人,是绝不可以背叛的。 不是想不想的问题,也许禹就想当帝,也不是做不做的了的事,禹当时一定已经势力超大了,因为功劳太大,谁都服他。 可是,‘逼舜’这种事,却绝对不可能做,只要有脑子就知道,做了,则天下离心。 谁能信他?对你恩情最大的人,你都能害,你还有谁不可以害? 你又不是神,你原本只是个屁民。 舜、禹的德行名望这种基本盘是不可以丢的。 综上,竹书纪年:昔尧德衰,为舜所囚。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无稽之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