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白社_山海经想法系列之番外:上古帝王的套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山海经想法系列之番外:上古帝王的套路 (第23/24页)

哗众取宠。

    韩非子说: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偷换概念,只对一半!

    成汤可能流放了桀,武王肯定讨伐了商纣。

    因为桀对成汤没有恩情,成汤的一切是他自己发展起来了,桀反而还打压了他。

    武王的一切是文王给的,武王压根没见过纣王,凭啥不能伐?

    但是尧舜禹,却性质不同,概念不一样。

    尧对舜的栽培,犹如天高。舜对禹赏识,犹如海深。

    把武王伐纣,跟他们放在一起,就是偷换概念,故意让人以为,舜、禹上位的情况,跟武王伐纣一个性质。

    其实差得远了。

    舜是聪明人,哪怕他真想上位,也得等尧死了,然后用他的情商,让大家拥护他。

    禹也是聪明人,他降服了黄河,乃滔天功绩。无数人愿意支持他,天下不是他的也是他的,没必要动武。

    这是最合理的情况。

    总结一下,尧知道舜不会接受禅让,所以总拿举荐舜接任自己这种事刷声望,但最后还是传给了儿子。

    舜,上古第一出人头地者。

    洞察人心,看穿世情,人世间的一切,都看得通透。长袖善舞,情商极高,王莽谦恭未篡时,舜是一辈子都很谦恭,最后硬是靠着民心,被众人黄袍加身,推上帝位。

    不争则争,什么都没做,但其实什么都做了。以退为进,不需要去逼尧,不需要去流放丹朱,他做好自己的事情,搞好人际关系,天下自然是他的。

    大禹更不用说了,我把他列入五帝,就知道我对他有多么推崇,仅次于颛顼,他在山海经里篇幅极大,我以后会单独讲他。

    总之泽被苍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