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三十五章 孙元化的无奈,中朝合作 (第7/7页)
军头。留兵不留将,是郭大靖未曾改变的思路。 而对于林庆业、崔孝一的康慨相助,郭大靖也没有小气。一批重火枪和迫击炮,将大大提升朝鲜军队的实力。 在谍报军情的刺探上,朝鲜方面也能提供不小的帮助。在建虏统治区,就有不少朝鲜人。 合作共赢,一直是郭大靖禀持的交往宗旨。并没有因为他是大明的总兵,而对朝鲜将领和官员高高在上,盛气凌人。 “听说大明国内的民乱,闹得甚是厉害。”酒至半酣,林庆业有些迟疑地提出了这个问题,“这对东江镇的平辽大业,应该不会有什么影响吧?” 崔孝一也显出关注的神情,望向郭大靖。 郭大靖无奈地苦笑了一声,缓缓说道:“虽然很令人遗憾,也有些难堪,但东江镇已经基本能够自给自足,平辽灭虏不会因为朝廷的困难而有所改变。” 停顿了一下,他又补充道:“在两到三年内,争取平定辽东。哪怕达不到这个目标,也要把建虏打残,使其难以再构成威胁。” “依毛帅和郭帅的才智,要达到目标,两三年时间还是极有希望的。”林庆业稍微松了口气,说道:“郭帅如此坦诚,令人钦佩。” 郭大靖摆了摆手,说道:“这场大灾害对东江镇,乃至贵国,都是有影响的。而且,将持续十数年,林兄和崔兄也要有所准备。” “天气一年冷过一年,我国的粮食生产,确实受到了影响。”崔孝一的脸色沉郁下来,“朝鲜百姓的生活很苦,令人悲戚。” 郭大靖看到林庆业也露出难看的脸色,缓缓说道:“郭某有些应对之法,也会提供帮助,二位兄台不必过于忧虑。” ………………样样稀松的逆天换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