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一十章 晋封太保,迟来的酬功 (第4/7页)
用命,又何愁建奴不灭,辽东难平?」 崇祯露出微笑,心里十分受用。 没错,自己肯定是明君。三朝未灭的建奴,就要在自己手中终结。还有西南的奢安之乱,也是明军占了优势,平定叛乱指日可待。 外患既除,内忧就容易了。一群拿着锄头木棍的乱民,岂是训练有素的官兵的对手? 直到现在,崇祯和朝廷对于农民起义军还是轻视的态度。认为能够泛滥蔓延,不过是之前的策略失误,并归咎于杨鹤的安抚失败。 但他们都没有意识到,农民起义正从西北向中原蔓延。而随着大灾害的加深,山西、河南也将形成民乱大潮。 同时,农民起义军的另一个显著变化,则是从分散到集中,变得更有组织,更有破坏力。 而郭大靖不急于插手国内的民乱,并不是东江军的战力不强,也不是他的能力不够。 剿抚结合自然是不错的策略,但没有钱粮赈济,没有田地分配,大灾害又越来越重,抚而后叛是难以避免的。 一味主剿,就是杀个人头滚滚,在令人疯狂的饥饿折磨下,揭竿而起的乱民,依然会前仆后继。 郭大靖已经推翻了自己之前的预言,那是他跟陈继盛说过的,会有一个姓李的率起义者灭亡大明。 由于建虏已是败亡在即,没有了外患牵制的明军,很可能会把包括李自成、张献忠在内的起义者,一一地镇压下去。 但钱粮不足,财政政策不改革,贫富差距不缩小,李自成第二、第三,甚至是第四,还是会出现。 民乱的根源不解决,就如同「春风吹又生」的野草,用火是烧不尽的。 ……………… 不管朝廷对毛文龙的上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