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换明_第五百一十章 晋封太保,迟来的酬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一十章 晋封太保,迟来的酬功 (第5/7页)

如何对待,郭大靖已经不太关心,全力投入到练兵备战、屯积粮弹物资的工作上。

    新招募的一万多新兵,以及经过甄别挑选的辽镇官兵结束了安家假期,陆续加入东江军各部。

    辽南一万五千左右,辽东加上之前第一批的辽镇人马,也共得到了一万五千的补充。

    三大飞骑营也各自扩充到六千之众,

    又补充进三千枪骑,以及一千的辎重兵和轻炮兵,达到万骑。

    五大步兵协和特战营在吸收了新兵后,编制达到了一万四千多。

    在融合训练后,将再抽调出来一部分,组建第六协,由辽西出身的将领统率。这也是对原辽镇官兵的安抚,以及对祖大寿识时务的一个奖赏。

    终于,东江军达到了十万余,达到了郭大靖所预定的展开大决战的条件。

    如果再加上朝鲜可能出动的一万多精锐,在兵力上,对建虏已经形成了压倒性优势。

    当然,郭大靖所要求的不仅仅是兵力优势,还有严格的训练,完备的武器,充足的弹药。

    任何能够减少伤亡的办法,都是好办法,郭大靖都会尽力施为。

    比如抛石机,又重新制造出来。在几个工匠的指导下,大量士兵参与其中,将很快制造出上千架。

    这种抛石机属于中型,配重式,能把二十多斤的炸弹,扔到两百多米的距离。但配属的弹药却只有两斤左右,还是最简陋的引线点燃式。

    也就是说一次抛掷,差不多能扔出十几颗炸弹,且是成本最低,制造最容易的那种。

    「越是密集,扔进壕沟内的几率越大,重型的炸弹就不太合用了。拉发点火式的成本高,制造起来也比较费时。」

    听着郭大靖的解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