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2章 改革的试验田 (第4/6页)
实,得不偿失。 任何事情都是双刃剑,有得必有失。 到底该怎么权衡利弊呢? 王朴想起了叶华的“三个有利于”,他渐渐有了主意。 首先,王朴把土地授予有功将士,先打造出一群地主,只不过这些新的地主和传统地主不一样,更准确说,他们是农场主! 空有一大片土地,靠着自己的一双手,就算累死,也耕种不过来。 如果放在中原,事情就会变得很简单,他们把土地租给佃农,躺在家里收田租,就能过轻松的日子, 但是河东不行,这里没有那么多的劳动力! 农场主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向经略安抚使衙门购买奴隶。 张永德很乐意为昔日的部下效劳。 他撒出去人马,前往草原,抓捕奴隶,作价卖给农场主。 而这些农场主呢,他们暂时并没有收入,无法支付购买奴隶的费用……当然不能让田地空着,这时候符三小姐的钱庄就发挥了作用。 钱庄替农场主支付奴隶的费用,而农场主用未来的收获作为担保品。 这是完全的资本化运作。 很多人都会觉得资本主导的农场,要比传统的地主佃农模式,更加先进,或许这种想法是对的,但是在河东,在最原始的农场里,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 奴隶比佃农优势只是更容易压榨而已! 北方的田租普遍在四成左右,个别会超过五成,总体来说,是地主和佃农,各自一半,地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