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_北宋大法官 第74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北宋大法官 第742节 (第7/7页)

西北,可使其繁荣,给当地百姓带来福泽。这融我再考虑一番。”

    稍稍一顿,他又道:“另外,我们还要负责青苗法,这放贷收利,可不是一个轻松的活。”

    张斐道:“我的建议就是还能借则借,不能借也不能勉强,不要局限于农夫,亦可以放商贷,纯粹视为一门买卖,我们公检法会协助你们,断定是否延缓百姓的还款期限,避免官民矛盾。”

    元绛点点头,道:“但是我还有一个想法。”

    张斐道:“什么想法。”

    元绛道:“就是将青苗钱与裁军联系上,比如说,普通农户若申请兵役,平时接受一定的训练,并且在战时,有义务赶赴战场,可优先在困难时,申请这青苗钱,这么一来,就能够裁掉更多的士兵。”

    张斐摇摇头道:“这我不赞成,如果这么做的话,在讨债的时期,就会遇到很多问题,因为这里面存在这兵役的义务,这也会影响到我们皇庭的判决。而且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要军饷充足,必然能够随时招募到士兵。”

    有皇家警察在,搞这个是很多余的,因为公检法若要成型,就需要不少皇家警察,如果增加一点点皇家警察,又能够在战时发挥作用,这其实是很赚的。

    元绛稍稍点头,但并未给答复。

    因为这不是他的想法,而是王安石的想法,那保甲法没了,王安石就想着借青苗法来暗中发展保甲法。

    他还是比较信任自己的办法,警署是什么鬼。

    张斐突然又想起什么似得,“对了!转运司可以尽量用小面值的盐钞来赔付士兵。”

    元绛问道:“这是为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