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_北宋大法官 第89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北宋大法官 第895节 (第6/7页)

,那后人就更加无法解决,这迟早会出问题的。”

    不少大臣听得纷纷点头,此时的大宋就面临这个问题,最初多招几个官员,好像无所谓,结果越招越多,到现在全部干瞪眼。

    其实很多大臣都想裁官,但问题是阻力太大。

    张斐又道:“而法制之法是既要捍卫君主、国家的利益,且又要捍卫个人正当权益,这不就是儒家思想所要体现的吗?”

    文彦博质疑道:“可是光说谁不会,关键还得做得到啊!”

    没有当过宰相,又岂知其中困难,他们这些宰相何尝不想既要,又要,但问题是根本做不到。

    张斐笑道:“既要,又要,这听上去,好像非常贪婪,古语有云,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法制之法的既要、又要,是保障双方的基本权益,是防止失去更多,而不是去索要更多。比如说,一个人希望一天赚一百贯,这显然是非常难,甚至是白日做梦,但如果这人说,一天只花三十钱,这就并不是很难。”

    文彦博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要这么解释的话,这个既要、又要,好像也并不是非常贪婪。

    但问题是,让百姓少花钱,这是可以的,但你能让皇帝少花钱吗?

    当然,这话文彦博自然不便在这种场合说,只能让张斐嘴上沾点便宜,且看他之后怎么说。

    “在清楚法制之法执行理念后,我们再以河中府军饷、抚恤金一案为例,看看法制之法如何其中发挥作用,以及它是否能够真的捍卫君主、国家、百姓的利益,简单来说,就是能否做到既要,又要。”

    说话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