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_北宋大法官 第89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北宋大法官 第895节 (第5/7页)

斐迟疑少许,道:“这二者不好比,只能说,儒家思想的最好执行方式,其实就是法制之法。”

    此话一出,众人皆是一愣。

    虽然不理解,但是对于张斐这种话术,富弼、司马光他们都看得非常透彻。

    张斐从来只是否定法家之法,法制之法就是要取代法家之法,但对于儒家之法,张斐更多是融合,而不是取代。

    这也是法制之法能够成功的一个关键原因,如果是要取代儒家之法,那就不是一代宗师,而是乱臣贼子。

    王安石一时也未想明白,“此此话怎讲?”

    张斐道:“在(零)和(一)的问题上,儒家之法现在的处理方式,也是遵循中庸之道,简单一点来说,建议君主要求低一点,也让百姓也多交一点点,而这就是河中府之前所面临的问题,如果拖欠很多军饷,那肯定早就乱了,欠的也不多,而且还是看情况去拖欠,反正,就是避免不要生乱。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在儒家之法来看,这就是一个解决方案,而不是一个权宜之计,也就是说,欠了得是不可能还,也没有想过还,这一点也很好证明,你可以去三衙问问,士兵们每年是否拿到足额的军饷,肯定没有。但你三司问问,可有详细的欠债账目,肯定也没有。”

    不少年轻考生是纷纷点头,但是大臣们是纹丝不动。

    还就是如此。

    什么拖欠,压根就没有打算给。

    不过张斐解释的也非常不错,中庸之道,说得多么漂亮。

    张斐又接着说道:“可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是越积越多,先人解决不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